火狐体育NBA直播欢迎您!恒温恒湿产品及设备生产厂家
全国咨询热线: 13689511755

又是一年秋收时 调整见效看义龙

又是一年秋收时 调整见效看义龙

作者:火狐体育NBA直播时间:1970-01-01 08:00:00

  :秋天,一个收获的季节,走进义龙新区田间地头,高粱红了,烤烟黄了,辣椒丰收了,随处都是农民忙碌采收庄稼的背影,到处都是今年义龙新区全力推进振兴农村经济产业革命的成果。今年年初,义龙新区坚持以改革为突破口,以亩以上大坝产业体系调整为有力抓手,狠抓农村“三变”改革,出台了《义龙新区全力推进振兴农村经济产业革命实施方案》,明确围绕亩以上的坝区产业体系调整和“一县一业”种草养牛产业体系调整示范点建设等目标任务,目前,一个个产业逐渐凸显效益。

  今年农业产业体系调整过程中,新桥镇与贵州国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合作,采取订单农业的形式,在全镇“五沿”范围和坝区种植优质红高粱,目前,1600多亩红高粱进入收割期,田间地头一派繁忙的收割景象。

  走进新桥镇,道路沿线的红高粱被沉甸甸的籽粒压弯了腰,田间地头收割的农户脸上笑开了花。

  “高粱容易晒、价钱又高,卖一斤高粱要抵卖两斤半玉米,我家仅一亩多高粱,种得很稀,都能得1500元左右,挺划算的,我一点都不想种玉米。”来到新桥镇茶场高粱基地,正在地里采收高粱的巧烂村村民柏莲香向记者算了一笔收入账,因为高粱的收入比玉米高,他们家四年来没有种植玉米。

  “种子、农药都是企业来提供的,高粱的管理方法要比玉米省事一点,成熟后,公司还负责回收,种起我们也不需要过多的担心卖不出去。”新盛居委会种植户韦文英介绍,过去她们家都是种植玉米,今年镇里面实行产业体系调整,引进公司带动她们发展红高粱,于是,她家便种植了20多亩高粱。

  “高粱在新桥有很多群众种植过,技术基本不愁,同时,高粱的抗病性比较好,还耐旱,管理粗放,经济效益比种玉米好,所以我们最终选择把高粱作为产业体系调整的一个主打产业之一。”新桥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程世昌和记者说,高粱产业是一个订单产业,由镇里引进贵州国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与农户签订合同,以2.6元一斤的保底价回收,降低了农户的种植风险,所以新桥镇在500亩坝区和“五沿”地段发展了1600多亩高粱,主要分布在木科、巧烂、新桥、荷花等村。

  今年,义龙新区鲁屯镇平坝村因地制宜,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辣椒套种花椒,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目前,基地的辣椒郑重进入成熟采收阶段。

  来到平坝村辣椒套种花椒示范基地,记者看到,基地的花椒苗生机盎然,而辣椒慢慢的开始红了,一个个红彤彤的辣椒结在枝丫上,甚是喜人。

  “辣椒红了老板请我们来摘辣椒,多劳多得,只要有时间我们都来摘。”平坝村贫困户杨德凤说,自从村里有了辣椒产业,他们就有了活做,可以填补家用。

  “我家的10多亩土地都流转给公司了,基地有活路都会第一先考虑我们。今天我们7点钟就来摘红辣椒的,我到8点钟多点就摘得两背篓辣椒了,一天保底都是80块钱,老板每天还供一顿饭。”鲁屯镇平坝村村民周正碧高兴地说。

  据悉,鲁屯镇平坝村辣椒套种花椒示范基地种植培养面积640亩,该基地种植计划从去年10月开始实施,分别于今年3月、4月开始做花椒、辣椒套种,总投资100万元,涉及农户96户375人。该项目由鲁屯镇平坝村村支两委配合公司与合作社组织实施,并积极努力配合组织农民参加合作社的技术培养和训练,组织贫困户和农户到基地务工。目前花椒苗长势良好,辣椒已进入成熟采收阶段,采收期将持续到10月底,将为公司、村合作社和农户带来可观的收益。

  平坝村辣椒套种花椒示范基地种植的辣椒叫朝天椒,小名石柱红,该品种辣椒特点是颜色鲜红、肉厚、味辣、籽少、油气足,适宜用作火锅底料,是重庆的名优地方品种。辣椒成熟统一烘干后,每斤价格是12元,主要销往贵州遵义、四川、重庆等地。

  “基地种植的辣椒这几天已进入采摘期,平均每天有30多个当地的村民务工,他们采摘辣椒是4毛钱一斤,我们给她们保底80块钱一天,多采多得。”贵州九州农牧发展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陈红波介绍说,平坝村的辣椒和花椒种植,切实解决了一些农户的收入问题,让年纪大、不能外出务工的农户能就近务工。(文/图 韦堂敏 戴仙鸿)

  来到佐舍村上坝组烤烟种植点,连片的烤烟十分喜人,烟地里烟农们正在忙着采收烤烟。

  “我今年种了40亩烤烟,价格平均在16块钱左右,今年纯收入应该能达到十多万元。”正在采收烟叶的烟农田维友说。

  而在万屯镇佐舍村集群烤房点,在烤烟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烟农正在对烤烟进行分类编杆、分类上炕,按步骤烘烤,确保烤烟质量。

  “我种烤烟已经种了20多年了,这20多年的经济效益各方面都不错,比种包谷、薏仁米、芭蕉芋好得多。”正将采收的烟叶拉到集群烤房点烘烤的佐舍村杨家寨组烟农苏明祥说。

  “烤烟是一个短、平、快的产业,今年烤出来的烟叶总体质量不错,全村预计创收800多万元,比种传统农业收入高得多。”佐舍村支书熊维来说,烤烟是佐舍村的支柱产业之一,今年全村种植烤烟1874亩,主要涉及上坝组、杨家寨组等89户烟农,其中贫困户19户418亩。(文/图 韦堂敏 戴仙鸿)

  “我家今天加工250多斤鲜砂仁,烘干后有50多斤干砂仁,现按每斤10元销售,有500多元收入。”8月13日,德卧镇停西村高家堡组44岁村民杨国香一边烘干砂仁一边盘算着说。

  近年来,德卧镇按照农村产业革命“八要素”发展思路,紧紧抓住精准扶贫机遇,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脱贫为目标,因地制宜调整农业产业体系,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把砂仁种植与治理石漠化有机结合起来,充分的利用南盘江沿岸低海拔亚热带气候,科学引导群众在南盘江沿岸的停西、郎行、扁占等村科学种植砂仁600多亩。全镇涌现出黄治华、陆应昌等一批砂仁种植专业户、示范户,形成了“一户带多户、多户带全组、多组连全村、全村成基地”的砂仁种植产业化格局,实现了“生态美、百姓富”的有机统一,有效带动部分贫困户发展砂仁产业增收脱贫。

  7月下旬以来,该镇种植的砂仁渐渐成熟采摘,预计为种植农户增收200多万元。由于今年雨水好,该镇生长的砂仁颗粒饱满,味道芳香,深受消费者青睐。(文/图 吴古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