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不专业,药品存放不达标,卖过期药、违规购进药品.....现在的企业经营药品问题也太多了!
9月8日,福建省药监局发布了一关于中药饮片和二类监督检查结果的公示。
公示中指出:2020年8月3日至16日省药监局执法人员对18家中药饮片和二类批发公司进行飞行检查。
对于中药饮片企业重点检查是不是存在非法加工、非法分装或贴签销售;是不是真的存在出租出借证照,虚开票据,为他人违法经营中药饮片提供场所、资质证明文件、票据等条件;是不是真的存在从无相应资质单位购进中药饮片;是不是真的存在掺杂使假、染色增重、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等违法违规行为。
对于第二类企业重点检查购销渠道、购买方资质审核情况、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和执行情况,以及购销数据的报送等情况,并根据销售记录抽取特殊的比例,跟踪核实销售流向。检查名单如下:
关于以上18家药企的检查结果药监局并未具体指出,但福建省药监局指出有部分中药饮片企业存在培训未涉及中药饮片鉴别专业相关知识等内容,有的质管人员对中药饮片鉴别要点、验收流程,不能正确回答;个别企业中药饮片库存在温湿度异常或者短期超标现象,分析原因、采取一定的措施的相关记录不全;有的库房内环境不整洁,中药饮片未严格按批号堆垛存放;少数企业不合格药品处理手续和记录不完整,未认真审核采购人员身份证等缺陷问题。
第二类企业:检查发现一些企业未按要求及时向国家、省局特药系统报送麻精药品有关数据信息;有的麻精药品相关管理人员培训不落实;有的特殊药品仓库未设置专有标识,监控有盲区;有的购货单位在收货确认单中,收货人签字样式未备案;有的退货单未经退货方签字盖章确认等缺陷问题。
虽然不具体指名道姓企业存在问题,但不意味药监局会容忍这一些企业多次出现相同的缺陷问题,对于出现一些明显的异常问题的企业药监局全部责令限期整改,后续也会进行跟踪检查,请各大涉事企业遵纪守法。
无独有偶,近日淮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也公示了该市8月药品监督检查月报表。安徽省作为医药大省,检查频率较之其他省份也是最为频繁的。
医药资讯地方台梳理发现,此次共检查企业146家,其中不合格企业7家,限期整改企业7家,合格企业132家。
不合格的7家企业中,3家药店涉嫌销售过期药品被立案调查;1家因现场未能及时提供购进票据,被警告、责令整改;3家涉嫌未从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或具有药品生产、经营资格的企业购进药品,被立案调查。
另外在限期整改的7家企业中,1家药企销售记录不齐全被责令整改;2家因执业药师不在岗、未按温度存放药品,被责令整改;3家涉及存在药品未按规定储存(无阴凉柜)、超范围经营(化妆品)、执业药师不在岗等问题,被责令整改;1家因中药饮片未及时清斗,被责令整改。
关于合格的企业中也也发现存在一些问题:华润淮北医药有限公司在检查过程中发现特药库新购置的冷藏柜未及时验证,不过因未启用所以未造成影响;淮北矿工总医院在检查中发现该医院门诊药房面积与诊疗规模不相适应,输液库、针剂库存在墙面渗水和脱皮现象等,市监局对此予以警告和责令整改的处理;淮北市人民医院被发现住院部药房湿度超标(80%),市监局责令当场整改。
近来国家慢慢地增加药品的质量检查,对于生产销售企业的监管也愈加频繁和严格。每次检查显而易见,许多企业都不完全了解药品监管条例中对药品存放,运输,记录,人员专业素质培养的具体实际的要求,导致各类缺陷问题频出。
但也正是因为这些环节的疏漏非常有可能导致的结果是药品质量出现漏洞,群众用药安全得不到保障;所以不仅是药企要加强生产环节的监管,还需要加强人员专业素质的培训,双管齐下才可能正真的保证企业又好又快的发展,药店也是同理。